宫中膳食有份例规则 。慈禧每日份例为:“盘肉22斤,菜肉15斤 ,猪肉一斤 ,羊两只 ,鸡5只 ,鸭3只,时令蔬菜19斤 ,各种萝卜60个,苤蓝、干闭瓮菜各5个 ,葱6斤。调料玉泉酒四两 ,酱及清酱各3斤、醋2斤 。8盘240个各种饽饽用白面32斤、香油8斤、白糖核桃仁及黑枣各6斤,芝麻 、沙橙若干。”皇后及皇贵妃以下妃嫔、皇子等依等次递减 。如无特殊情况,严厉按份例供给 ,不得私行增减。又从各地采办“禽八珍” 、"海八珍” 、“草八珍”等 ,做成全国最好的名菜名点 ,供慈禧享受。
慈禧太后用膳与皇帝类同 。宫中正餐为早膳(早6时至7时)和晚膳(午12时至下午2时)。晚上6时还有一次晚点。其他时刻可随意加餐。御膳食单需由御膳房在慈禧用膳数日前开出 ,交由内务府主管大臣阅览,然后照单预备 。慈禧单独用膳 。用膳时由御前侍卫向御膳房传膳 ,御膳房将膳食放在膳盒里由侍卫抬送至用膳地址。宦官按规则布好菜点 ,通过验膳 、尝膳等程序后 ,慈禧始用。用膳时 ,慈禧坐北朝南 ,面前为一长方形上下两层大膳桌 。桌上布满精巧食具和菜肴,宦官报菜名,慈禧有中意者,宦官便盛入她的碗碟中。
用餐时,慈禧一个人坐着独享,有时命身边女官裕德龄等陪她同吃,裕德龄等也只能站着吃 。这么多的菜,除了接近的几种,其他的菜慈禧很少动。慈禧若看上了较远的某一种菜 ,就叮咛侍膳的宦官端近前来。慈禧每餐尝过的菜至多不过三四品 ,剩余的待她用餐结束,便一齐撤下 。这些菜或当即丢掉 ,或由女官、宫女、高档宦官等顺次取食,其间十之八九仍是完完整整的,就像供先人撤下来的祭品相同 。
御膳房领袖小张德之所以得到慈禧的宠信,与他亲身下厨做一些从外面学到的甘旨来贡献慈禧有必定联系 。例如 ,他会做炒胡萝卜丁酱 ,这种菜实在是“布衣”得很 ,它跟御膳房做的菜不相同,所以慈禧有了新鲜感 。御膳房为她预备了各式各样的菜肴、点心 。每日两顿正餐 ,照规则需上100碗不同的菜肴。还有两次“小吃”,至少也有20碗菜 ,往常总在40至50碗左右 。每餐备正菜100种、糕点生果糖食干果100种。100盘菜摆开是什么情势?一般人估量要装备一个“饭用”望远镜 。每膳都按太后的份例上菜 ,其质料多为新鲜蔬菜、山珍海味。每餐荤素调配,养分合理 。例如春季食羊肉、鹿肉等热性食物;夏日食野生的茯苓 、山菜 、蘑菇等 。主食多以五谷杂粮为主